大咖观点 | 石元春、程序:中国生物质能产业迎来“第二春”,储能与化工功能成新增长点

导 读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程序提出,生物质是理想的储能物质,能有效解决风、光伏电行业面临的消纳和储能问题。他指出,通过生物质储能和生物质化工发展,能够推动产业升级,满足绿色、低碳市场需求。他强调,“煤化生物质”技术及生物质气化技术的突破,不仅对发展风、光电生物质消纳和储能本身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将对我国生物质产业作出全方位的贡献,并呼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推动生物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5月9日,主题为“新征程 新利用 新价值”的第五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有机固废资源(能源)化利用科技装备展在北京开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中国农业大学、国际能源署生物质能中国组、中国能源研究会绿色低碳技术专委会等单位共同举办。
 
在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教授程序介绍了和石元春院士近年来的共同研究成果,进行了以“发掘储能和生物质化工两大潜在功能,开创中国生物质产业‘第二春’新局面”为题的主旨发言。
程序指出,当前我国风、光伏电行业正面临消纳和储能的巨大困难。一方面,由于风、光电的间歇性和高度不稳定性,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构成威胁;另一方面,国家电网对风、光电的容纳力也相当有限,导致大量项目被迫叫停或限时发电,这一困境为生物质产业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程序认为,通过开发生物质储能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风、光伏电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带来的电网运行问题,这种新型储能形式不仅能有效缓解电网对风、光伏电的容纳压力,还能通过储能电站的调节,实现电力的平稳输出,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生物质化工的发展也将为风、光电行业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生物质化工不仅能生产传统的化工原料和产品,更能开发出一系列具有环保、可持续特性的新材料和新产品。这些新材料和新产品将满足市场对绿色、低碳产品的需求,推动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同时,生物质化工的发展还将促进生物质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深度融合,形成多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
程序指出,生物质是非常理想的储能物质,其所吸收的太阳能以生物化学能形态贮存在碳水化合物体内。理论上,电能可通过热化学技术将生物质能转化为气、液态燃料能,加以储存和运输;生物质的生物化学能则随时可再转换为电能。实现生物质储能技术的关键在于通过气化前高效的预处理,改变生物质的弱质性,同时也需要有特殊的气化设备。
石元春院士团队提出,通过“煤化生物质”技术提高生物质原料的能量密度,产生气力输送性能,然后通过生物质气化炉生产富含H2和CO的合成气,进而生产多种生物基燃料,如绿色甲醇、绿色甲烷,以及其他化工产品。具体来说,生物质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受热慢速分解,脱除挥发分、散失绝大部分内生结合水,产生含碳率80%以上的“煤化生物质”。然后,以煤化生物质为原料,大量水蒸汽和氧气为气化剂,经水蒸气变换等技术,采用加压气流床煤化生物质高温气化工艺,生产出由绿H2和CO组成的生物基富氢合成燃气——新型环境友好型“绿氢”,通过现代化工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
生物质储能促成的生物质气化技术突破,不仅对风、光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储能具有深远影响,同时也为我国生物质能产业从生物天然气、生物合成燃油、生物质发电到能源植物种植的全方位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此外,程序还指出,要实现生物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生物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企业应积极投入研发和生产,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提高生物质能的经济性和竞争力;科研机构应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为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

 

 

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4-05-14 15:24
< 返回
首页    会议培训    论坛交流    大咖观点 | 石元春、程序:中国生物质能产业迎来“第二春”,储能与化工功能成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