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诺律所范晶晶:《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Ⅲ》解读预览
范晶晶
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绿色甲醇原料合成气制备技术
高级研讨会议程
及部分嘉宾介绍(持续更新中)
9:05-9:40
议题1:绿色甲醇的市场空间与发展趋势
赵 凯
全球甲醇行业协会首席代表
赵凯先生自2015年加入全球甲醇行业协会以来一直致力于支持和推动甲醇行业公共政策的在地化演进,并联系政府及国内行业协会、协会会员、媒体等相关从业者共同推动行业安全和健康发展。作为第一完成人已在国内外发表多篇论文及专业报告,合作撰写甲醇汽车和应用英文专著(Springer出版发行)。同时参与起草了甲醇行业多项国家和其他标准,涉及汽车、燃料、加注站规范、锅炉用醇基燃料及相关设施等领域。
9:40-10:05
议题2:生物质低焦油流化床两段气化
生物质气化制备合成气依然是绿色甲醇技术链的关键难点。在各种气化技术中,基于流态化的技术被认为是适应生物质原料特性的最佳选择,但由于气化温度通常1000℃左右,导致焦油生成抑制与脱除成为最大挑战。本报告利用流态化反应器实现低焦油两段气化原理,通过解耦生物质热解和半焦气化反应、协同生物质焦油热裂解和高温半焦催化裂解,分别调控热解与气化/焦油裂解的反应温度和条件,在易规模化的流态化反应过程中有效实现中低温气化的超低焦油含量合成气生产。
许光文
沈阳化工大学校长
许光文,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阳化工大学校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 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十二五”国家 863 计划洁净煤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工程热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菱镁行业协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他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从事燃料转化与资源加工的热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20余篇,授权国内发明专利近90件、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国际专利50余项,成功研发和应用多项重要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形成工程及仪器300余套,直接经济产值100多亿元,带动近万亿元产值的显著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
10:05-10:40
议题3:提高生物合成气CO&H2含量的技术工艺和有效途径
CO和H2在合成绿色甲醇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何如此之大?如何提高其产量?通过研究生物合成气产出CO和H2含量的技术工艺和途径,能够优化合成气质量,为高效生产生物甲醇奠定基础。
吴幼青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吴幼青教授现任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煤气化技术研发中心/含碳废弃物资源化零碳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能源学会新能源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能源研究会理事兼绝热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农业部“十二五”首批绿色能源技术专家,同时还兼任10余个能源领域专委会委员。
10:50-11:25
阴秀丽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研究室主任
阴秀丽,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研究和应用,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生物质供热发电、生物质气化合成液体燃料、生物质气化制氢、热化学过程污染物控制等方面具有系统积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转让及许可9件)。组织团队建立生物质热电联供、大规模窑炉替代、千吨级气化合成醇醚燃料、燃煤耦合发电等多个示范工程,生物质固定床和流化床复合气化技术已进入产业化应用。
11:25-11:50
议题5:适用于绿色甲醇生产的生物质原料预处理技术及装备解析
袁英江
北京乡电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
14:00-14:35
议题6:甲醇原料绿色价值实现与溯源机制
程兆鹏
上海闻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兆鹏先生一直致力于垃圾、秸秆等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对生物甲醇、电子甲醇、生物能源等液体燃料研究开发投资具有二十年的企业经验,善长从事交通领域替代燃料的研究工作。
14:35-15:00
议题7:流化床类炉型应用于制甲醇中的优势与局限性探讨
张永奇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15:00-15:35
议题8:生物质合成气净化除尘技术分析
王勤辉
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王勤辉教授现任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暨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生导师,国家能源煤炭清洁转换利用技术研发(实验)中心副主任,煤炭分级转化清洁发电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理事,流态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浙江省151计划第一层次人才。
主要从事煤/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燃烧及气化技术、煤热解气化燃烧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煤及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制氢技术、污染物控制以及气固多相流等方向的研究。已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
15:55-16:20
议题9:等温反应技术助力小型甲醇装置工业应用
石 玉
湖南安淳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6:20-16:45
议题10:基于生物质合成气的制甲醇催化剂技术探讨与应用
顾 兵
科莱恩化工(中国)有限公司
16:45-17:10
议题11: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Ⅲ关键法规解读
范晶晶
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范晶晶,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法学博士,现任职于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安骥律师团队。研究领域为环境、能源政策法律及企业合规,博士论文《WTO框架下的环境贸易壁垒-美国、欧盟和中国的比较研究》,曾任职于国内外研究机构及国内外律所,拥有较为丰富的理论及实务工作经验,在中外期刊发表论文及作品十余篇,参与多项高校学术课题及中法交流项目,北京市律师协会企业合规系列法律实务培训讲师。
17:10-17:45
议题12:生物质制绿色甲醇技术进展及工程案例分享
王 煊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原化学工业部第六设计院)
— 特邀嘉宾 —
倪建军
上海电气集团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杨建成
中能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碳中和发展研究院技术部副部长
田俊恩
中化学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双碳事业部总经理
谢 君
华南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研究院院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负责人、农业农村部能源植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高校生物质能源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农林生物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源专委会常委 、国家生物质能源创新战略联盟常务理事专委会委员、国家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及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生物质能源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及专委会委员、城乡矿山产学研联盟理事及专家委员会委员、“科睿唯安”和“爱思维尔”高被引学者。
刘思明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能源化工处副处长、新能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张 真
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真仪话氢能”创始人
副研究员,环境可持续发展、工商管理双硕士,产业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低碳融合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兼任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观察员、北京理工大学校外导师、“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山东省专家组成员、“泽平宏观”首席氢能专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氢谷投资基金合伙人等职务。
支持单位
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简称“氢研院”)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起,经山东省工业与信息化厅批准,在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备案,与济南市政府共建的科技类新型研发机构。
部分参会机构及企业
(持续更新中)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标准化协会
浙江大学
上海吉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发展有限公司
中船重工(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
华润集团德润生物质开发(香港)有限公司
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油和化学⼯业规划院
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
中能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电投上海成套院
上海电气集团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生物质能分公司
中化学悦达(江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长青集团科技公司
科莱恩化工(中国)有限公司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安淳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闻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雪浪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国耀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巨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盈和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新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大成华钰(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瑞昊环境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海宁桐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维美德(中国)有限公司
辽宁科瑞色谱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正兴合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盐城海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海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赢创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科林思源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咸新区分公司
安吉兴能生物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北投城市环境治理集团
四方格林兰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黑龙江庆翔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