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一周动态速览(10.28—11.03)
01
产业政策
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天然气和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积极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在保障好居民冬季取暖前提下推进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范围内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因地制宜推进耦合生物质燃烧技术改造,鼓励发展大容量燃煤锅炉掺绿氨燃烧。结合资源条件因地制宜推进大型燃煤发电锅炉掺烧农林废弃物等耦合生物质燃烧技术改造。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开展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试点运行。有序推广车用绿色清洁液体燃料试点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生物天然气、绿色氢氨醇等在船舶、航空领域的试点运行。
【工信部即将出台《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10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今年新培育国家绿色数据中心50家,下一步将制定出台《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
【工信部:征集“三大类”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含生物能源领域】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4年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征集工作。本次征集工作面向食品及添加剂、生物制药、化妆品、生物基化学品、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酶制剂、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专用设备及材料等重点领域,聚焦“重大创新型”“关键提升型”“规模替代型”三大类型,征集技术水平先进、经济效益明显、推广价值突出的标志性产品,以进一步推动技术公关和产品推广应用,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02
行业动态
近日,全球第三大船公司达飞CMA CGM发布公告,称已与苏伊士集团(SUEZ)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推动欧洲生物甲烷生产和海运低碳转型。这份谅解备忘录列出了双方合作的三个主要领域:到2030年,苏伊士集团每年将提供高达10万吨的生物甲烷。这些生物甲烷将被用于天燃气动力船舶,从而为海上运输的脱碳做出贡献。建立联合投资结构,初始资金为1亿欧元,第一阶段到2030年开发生物甲烷生产设施。这些工厂最初位于欧洲,将为达飞轮船集团和该行业的其他公司提供服务。联合研究与开发(R&D)计划,旨在设计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创新技术,特别是通过水热气化过程。
【新加坡成为生物船燃最大加注港】
今年第三季度,新加坡首次取代鹿特丹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物燃料加注港。几十年来,新加坡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传统燃油港,其销售量大约是第二大港口鹿特丹的五倍。但其替代燃料市场的发展速度较慢,鹿特丹此前在生物燃料混合燃料和液化天然气作为船用燃料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第三季度, 鹿特丹生物燃料销量下降至137,175吨,环比下降41.4%,同比下降25.1%。与此同时,新加坡生物燃料销量跃升至227,000吨,环比增长26.4%,同比上升67.5%。
【《2024全球生物质能统计报告》发布:生物质占全球可再生热能的96%】
近日,世界生物质能协会(WBA)发布了2024年版的年度旗舰出版物《全球生物质能统计报告》(Global Bioenergy Statistics Report),详细介绍了最新趋势和生物能源在全球可再生能源转变中的关键作用。报告指出,生物能源在热能领域仍然至关重要,占全球可再生热能产量的96%。其中欧洲占近80%,这凸显了生物能源在工业、商业和住宅脱碳热需求方面的关键作用,这些行业占总能源消耗的一半。
03
会员动态
04
协会动态
请各企业于2024年11月8日17:00前以书面形式并加盖公章向分会秘书处反馈意见。若在规定期限内无反馈意见,则视为同意。【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