끠
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管理办法
组织机构
领导成员
会员企业
联系方式
招贤纳士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协会动态
行业资讯
案例展示
市场商机
市场商机
项目合作
供求信息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产业政策
地方政策
政策解读
咨询报告
咨询报告
有偿报告
无偿报告
会议培训
会议培训
论坛交流
行业培训
会议视频
生物质能云讲堂
国际论坛
资料下载
标 准
标 准
国家标准
地方标准
团体标准
行业标准
会员天地
会员天地
月 刊
会员动态
企业招聘
会员服务
登录
注册
English
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低成本改造及运营专题研讨会圆满召开
5月29-30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中国能源研究会绿色低碳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低成本改造及运营专题研讨会”在江苏无锡圆满召开。
来自行业主管部门、燃煤耦合生物质能领域专家、火电行业专家、燃煤和生物质锅炉(含热解气化炉)制造、改造和上下游配套设备制造企业,生物质原料预处理企业、收储运企业,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行业协会等齐聚一堂,围绕掺烧政策、技术路线、成本分析等多维度结合多个实际项目案例展开深入研讨。
▲大会现场
在主题演讲和研讨环节,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火电处副处长、正高级工程师张俊春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 - 2027年)》等政策,介绍了目前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的现状。行业面临支持政策落地难、碳交易价格尚不足以覆盖降碳成本等问题。建议煤电企业加强生物质资源调研,并加快推进碳减排计量等标准体系建设,以推动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低碳化技术创新发展。
▲张俊春演讲
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永亮深入探讨了煤电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的绿色低碳转型路径。他指出,应打破“煤电=高碳”的刻板印象,强调煤电作为“压舱石”“稳定器”的关键角色,并提出煤电需由基础电源向调峰电源转型,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演进。强调政策引导、市场机制、技术创新与模式重构的协同推进,提出建设新型智慧煤电系统与区域综合能源服务中心的前瞻蓝图,为实现能源安全与绿色发展双目标提供了系统性思路和战略建议。
▲王永亮演讲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学斌结合政策要求,探讨了因地制宜选择生物质耦合技术路径的问题。当前,生物质发电面临补贴退坡、技术瓶颈等挑战,而燃煤机组凭借高参数、低排放优势,为生物质高效利用提供了平台。在技术实践方面,国内已探索出粉碎直燃、气化耦合、成型颗粒耦合等多种技术路线。王学斌强调,未来需在原料供应模式、预处理设备、粉体输送及专用燃烧器等领域持续攻关,因地制宜选择技术路线,推动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技术迈向规模化、经济化与绿色化发展新阶段。
▲王学斌演讲
上海电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市场部长王忠东基于工程实践经验指出,每年农林生物质资源总量约4.6亿吨标准煤,但利用率不足10% ,而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可提升资源利用率,其机组供电效率超40%,工程投资仅为纯烧生物质电厂的60%,发电成本降低10%-25%。在技术路线上,对比蒸汽耦合、间接耦合与直燃耦合,直燃耦合因系统简单、成本低、效率高成为主流,占全部耦合项目约 95%,欧洲、北美等地超 200 家燃煤电厂已采用该技术。在经济性方面,山东等地出台政策,年消耗1万吨生物质可获78小时发电利用小时数补贴,部分电厂改造后,碳交易与奖励电量带来显著收益。
▲王忠东演讲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周凌宇的演讲聚焦化石能源占比高、碳减排压力大的现实,系统对比了“原制粉成型颗粒直掺、冷风空气输送耦合、热烟气输送独立喷燃”三条技术路线在300MW超临界机组上10%-40%热量掺烧时的热力性能、锅炉效率、煤耗与CO₂减排效果。结果显示,热烟气输送方案在40%掺烧时仍保持最高效率、最低煤耗增幅,并将单位供电CO₂排放最高降低约330g/kWh;若碳交易政策落实且原料价位合理,项目年净利润可达1880余万元。他指出,技术可行的关键在于确保生物质原料稳定供应与给料通畅,为煤电机组低碳、高比例生物质掺烧提供了可复制的新范式。
▲周凌宇演讲
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算法专家黄波介绍了以氧量稳定控制为核心的智能调控系统。热电厂生产具有流程连续、负荷联动等特点,面临能效不优、精准控制难等挑战,而生物质掺烧虽具备低碳、经济及政策优势,但存在热值不稳、堵料、氧量波动大等问题,对智能调控提出更高要求。针对这些问题应运而生的全应ADMC智能调控平台,其凭借丰富数据协议、算法组件库及便捷操作方式,为热电行业智能调控提供支持。通过织里长和热电案例展示,智能调控使关键回路自动投用率大幅提升,氧量、主汽温度等指标稳定性增强,综合能效提升1.26%。
▲黄波演讲
国能上蔡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岭演讲围绕生物质燃料供应和消纳体系的理念、误区及市场化运作方向性选择。主要讨论了生物质锅炉燃料的标准、稳定供给难题、三项“坚持”与三项可行性,以及市场化运营的关键。强调了“属地化”原料、设备与燃料匹配、燃料标准化;并指出天气、季节等因素对供应的影响,以及供应与需求的不平衡问题,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方向与展望。
▲刘建岭演讲
北京联合优发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锋演讲直指“零配额=零价值”等行业误读,量化指出:每吨低位热值3500kcal/kg的生物质可替代煤减排约1.3tCO₂,在欧盟ETS折合约65欧元,而在中国碳市场仅约82元;通过“全国碳市场履约、低碳改造补贴、零碳证书/CCER、ISCC 产品碳足迹”四条路径,可将掺烧减排转化为可交易的碳资产。他提醒,当全球碳定价覆盖率预计2027年升至30%时,谁先把生物质当“真金白银”而非“绿色摆设”,谁就能在双碳赛道占得先机。
▲刘锋演讲
在五大标杆案例实战攻略专题部分,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汉平系统梳理了直接掺烧与间接气化-热解两条路线的最新突破:前者已完成预处理、在线监测、三维换热等核心装备研发并在660MW机组中试,后者通过高效气化与热解多联产显著降低结渣和腐蚀风险并同步产出高附加值生物炭。他提出,以逐步提高掺烧比例、叠加CCUS,可让现有煤电机组由低碳过渡到负碳,并呼吁尽快配套生物质耦合电量、碳资产和土地资源政策,为煤电“兜底”转型提供真金白银的激励。
▲陈汉平演讲
北京格林奔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学富介绍了欧洲及国内煤粉炉掺烧生物质的典型项目,系统回顾了欧洲20多年、200余台机组从5%掺烧到100%纯生物质改造的演进,并深度解析丹麦Avedore、荷兰Amer和英国 Drax等标杆。他归纳出直接注料、磨煤机耦合、给料耦合及独立生物质燃烧器等路径。针对国内落地,潘学富提出“先立后破”的三步走:以5–40%给料耦合验证安全与经济性;构建“种-收-制-储-运-用”一体化供应链后,将比例提升至20–100%独立燃烧;叠加CCUS迈向负碳排放,为我国煤电机组提供可复制的低碳、零碳直至负碳升级通道。
▲潘学富演讲
无锡友联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张伟介绍了无锡首个将农林、园林绿化废弃物大规模掺烧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示范工程。该项目通过对两台循环流化床机组增设破碎、输送与除铁系统,采用“破碎-直燃”路线,实现园林废弃物与煤的耦合发电,并成功跨越收储运体系薄弱、物料粒径差异大、进料易堵塞和炉内结渣等技术瓶颈。项目已完成带料和满负荷运行,具备年处置数万吨城市绿废的能力。
▲张伟演讲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生物质能分公司总工程师马宗虎重点介绍了循环流化床气化-负压输送的间接耦合方案,其燃料隔离彻底、计量精准且对锅炉腐蚀最小。借助湖北华电襄阳项目五年稳定运行的实绩,证明“气化先行”已具备大规模复制条件,并指出在国家要求煤电机组生物质掺烧比例不低于10%的政策驱动下,生物质需求或将突破2亿吨,孕育万亿级市场蓝海。他指出,只要原料半径控制在百公里内、机组容量不小于300MW,煤电就能借气化耦合从“碳排大户”升级为减碳尖兵。
▲马宗虎演讲
苏州大学副教授胡中发的演讲将重点放在“散料直接破碎-制粉”路线,并以华电十里泉、豫能鸭河口等示范项目为例,展示了通过增大旋转供料器、增设滚筒筛与风选系统、改进粉碎机刀具等措施,成功破解进料堵塞、砂石磨损和粉尘失控三大顽疾,证明600MW级超超临界机组也可安全掺烧生物质。最后呼吁电厂由“发电端”转型为城乡固废消纳中心,以稳定原料供应、打通碳资产通路。
▲胡中发演讲
研讨会采用演讲+提问的互动形式,演讲嘉宾深入浅出分享、现场参会嘉宾热烈讨论,各方围绕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低成本改造及运营的政策分析、技术路线选择、原料供应、碳市场建设、改造成功案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和细致分享,交流思想、探讨技术、共话合作,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李彦擘主持会议
▲现场研讨
研讨会同期,哈尔滨重齿传动设备有限公司、河北天太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郑州众安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无锡杰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青岛德施普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带来了各自在技术突破、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展示分享,使研讨会不仅坐而论道更深入实践,让理论研讨与市场应用相互促进。
▲参会企业现场展示
研讨会次日,与会嘉宾来到无锡友联热电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现场,了解生物质耦合机组运行情况。据介绍,无锡友联热电为了无害化处置“园林垃圾”,实施了燃煤电厂改造,全面升级3#、4#锅炉,并同步安装了直燃掺烧供料系统和应急破碎装置。无锡友联热电自主研发了由绞龙、刮板、皮带等组合而成的输送系统,保障了入炉焚烧前的安全性和顺畅性。改造后,项目年处置园林废弃物能力达6万吨,每处理万吨废弃物可节省原煤4500吨,降低碳排放量近1万吨。处理100吨枯枝残叶,焚烧后能生产约320吨蒸汽和3万度电。
▲现场参观照片
随着现场参观的结束,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圆满落幕。与会嘉宾对活动成效给予高度评价,普遍认为在设备选型策略、工艺流程优化、辅助系统升级及技术革新路径等多个关键领域,均获得极具价值的思路启发。多家参会单位主动表达合作意向,期待未来深化联动,以精准把握政策导向为基石,持续拓展生物质能应用边界,探索煤电低碳改造的降本增效方案,共同推动燃煤耦合生物质技术迭代升级。作为活动主办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也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坚持为政府决策服务,为企业发展赋能,为更好统筹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贡献力量。
关于我们举办的系列研讨会,您想了解哪些行业、技术、业务热点?还想获取哪些资讯、资源、服务?敬请扫码填写下方问卷,我们将及时与您联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满足您的需求。
分享到:
0
创建时间:
2025-06-03
10:43
ꄴ
上一篇:
无
ꄲ
下一篇:
无
< 返回
首页
ꄲ
新闻资讯
ꄲ
协会动态
ꄲ
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低成本改造及运营专题研讨会圆满召开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