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实现中国生物航煤出口“破冰”

生物航煤出口曾面临“无证难行”的困境,由于缺乏生物航煤专属出口编码,这类新型绿色生物能源长期被归类至传统航油税号,受制于成品油出口配额管理制度。民营企业既拿不到出口许可证,也难以突破资质壁垒。
为推动生物航煤出口,连云港市积极对接国家部委,向各有关职能部门汇报情况,制定的监管方案获得认可。在此基础上,国家部委创新推出生物航煤合规出口白名单制度,企业获批白名单企业,首先要通过产业部门核定产能,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核定产能内申领出口许可证。这一创新举措突破传统成品油限制,且跨部门协同监管,可以实现全程可追溯,基本保证了生物航油的合规出口。

这个被称为“绿色通行证”的白名单制度,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构建起动态监管网络:产业部门核定企业产能,环保部门监控碳减排数据,属地政府实施产品溯源管理。获批企业可在核定产能内自主申领出口许可证,打破传统成品油出口的配额限制。随着连云港嘉澳新能源率先通过白名单审核,中国生物航煤出口实现“破冰”。
“地沟油”含氧量高,导致炼化过程中催化剂活性下降、设备易腐蚀。连云港嘉澳新能源通过自主研发的“差异化预处理技术”,结合霍尼韦尔的UOP高转化率加氢工艺,成功将含氧量高的“地沟油”转化成合格的中间油,把一些低分子的产品,又输送到制氢装置作为原料,最大程度地实现产品的转化“吃干榨净”。

在连云港嘉澳新能源的中央控制室画面上可以看到,餐厨废油通过管道输送至工厂预处理系统,经过精炼工艺转化为符合航空标准的高纯度燃料。
市场热情源于全球航空业的减排倒逼。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新规,生物航煤掺混比例将逐步提升至强制要求。随着国际掺混政策推进,全球产能缺口亟待填补。

在徐圩港区,装载生物航煤的货轮正驶向全球市场。这批订单背后,是国际能源巨头抛来的橄榄枝。试点启动以来,生物能源出口额持续攀升,国际订单显著增长。
生物航油“白名单”出口先行先试,是国家级创新项目在连云港的率先落地,标志着其在全国绿色生物能源赛道中抢占了“领跑位”。作为国内首个以废弃油脂规模化生产生物航油并以“白名单”制度合规出口的试点城市,连云港凭借连云港嘉澳新能源等龙头项目,不仅实现年出口额超50亿元的外贸增量,更以国际认证的“绿色燃料”叩开了壳牌、BP等全球能源巨头的合作大门。

这一试点通过全链条技术创新和跨部门协同监管,打通了从“地沟油”到“航空油”的循环经济路径,有力地促进了连云港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通过“白名单”制度突破税则分类限制,首次实现生物航油合规出口,为绿色生物能源发展破解“政策卡脖子”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经验;其构建的跨部门全流程监管体系,以“风险严控+服务优化”双轮驱动,既筑牢了能源安全底线,又降低了企业合规成本,成为“放管服”改革的鲜活样本。

更重要的是,试点通过强制国际认证(如ISCC)和放射性碳检测技术标准化,推动中国生物能源与国际市场深度接轨,为全球绿色贸易规则贡献“中国标准”。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全球趋势下,依托政策创新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我国绿色生物能源发展正探索出新的路径。以连云港生物航煤项目为代表的城市级创新样本,通过技术攻关与制度突破的协同效应,正为区域低碳转型提供实践参考。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邮箱:swzncch@126.com
电话:010 - 6852 5883
传真:010 - 6852 360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26号院1号楼2层
微信公众号 >
Copyright©2020 cn-b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
-
ꁸ 回到顶部
-
ꂅ 010-68525883
-
ꁗ QQ客服
-
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