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年鉴》(正式版)现已开始订阅

 

《2023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年鉴》首次亮相是在“第四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兼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张大勇发布,并免费发放了《2023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年鉴》(摘要版)。

 

张大勇秘书长从年鉴的编制背景、结构框架及核心内容等部分作简单介绍。他指出,我国生物质能产业经过几十年发展,之前没有全面、系统性的行业年鉴,这次是“零”的突破。新时代我国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对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每年需要一本权威的行业年鉴反映国内外行业动态、产业发展趋势,以引导生物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组织编写了《2023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年鉴》。本年鉴充分发挥协会近几年的积累,使用大量详实的数据,全面、系统、客观的记录生物质能行业发展情况。

 
现《2023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年鉴》(正式版)已开始订阅

订阅电话:

010-6852 5883
010-6852 8159
本年鉴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分别是现状篇、资源篇、产业政策与标准篇、技术篇、部分企业篇和发展篇。

现状篇     

 

现状篇重点介绍了国内国际生物质能行业发展现状,尤其是对国内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清洁供热、生物天然气、生物液体燃料等行业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他指出,目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以发电领域为主,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4132万千瓦,比去年增加334万千瓦,其中,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2386万千瓦,农林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1623万千瓦,沼气发电装机容量122万千瓦。非电利用领域,在生物质清洁供热方面,成型燃料年利用量2000万吨,工业供气和民用供热量约18亿吉焦;在生物天然气方面,目前生物天然气年产量3亿立方米;生物液体燃料方面,预计到2022年,年产生物燃料乙醇350万,年产生物柴油200万吨。

 

资源篇       

 
资源篇主要梳理了我国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生活垃圾等生物质资源的资源量、利用量相关信息。他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丰富,每年产生的有机废弃物约37亿吨,目前能源化利用率近12%。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资源,对于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推动能源低碳发展十分重要,同时也是促进绿色循环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假设我国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率增加到20%时,能源化利用量可达到7.52亿吨左右。

 

政策与标准篇 

 
政策与标准篇主要是对近几年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的支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同时对行业当前的各类标准进行汇总整理。在政策支持方面,张大勇指出,“十四五”时期,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了多项支持生物质能行业发展的政策,如《“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22年)、《“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2022年)、《“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2022年)等综合性规划。

 

技术篇          

 
技术篇介绍了从初始的原料状态到最终产品所涉及到的各项技术。部分企业篇通过信息征集的方式,汇总了生物质能产业上下游各环节48家优秀企业。运营企业包括光大环境、重庆三峰环境在内的垃圾焚烧发电运营企业,理昂生态、广东长青在内的农林生物发电等。技术装备类包括南通万达能源动力在内的垃圾焚烧装备企业等。

 

发展篇            

 
发展篇主要从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做出详细介绍。他指出,在行业挑战方面,生物质能行业目前面临补贴拖欠需要解决、支持政策需要完善、技术装备需要创新等挑战。截止到2022年底,年补贴需求达到300亿元,新增补贴需求达到23亿元。行业补贴拖欠额至少达600亿元。在发展机遇方面,随着“双碳”目标、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提出,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在未来发展潜力方面,根据现有情况分析,到203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0万千瓦左右,生物质清洁供热面积将达到10亿平方米;生物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30亿立方米。而生物液体燃料将逐步应用于航运、海运,预计到2030年,年产量将达到2500万吨。而在社会价值方面,预计到2030年处理有机废弃物超过7.6亿吨,替代标煤量超1.3亿吨,可拉动上中下游投资近6100亿元,带动就业人数超42万人。

 

创建时间:2023-05-09 15:16
< 返回
首页    新闻资讯    协会动态    《2023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年鉴》(正式版)现已开始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