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通知:事关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工作

 

继8月三部委联合印发“绿证”顶层文件之后,9月,“绿证核发”工作事项通知也已下达。

“规范绿证核发”是完善绿证交易的前提。据悉,9月1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源【2023】64号),明确绿证核发工作。(文末附通知原文)

根据本次通知:

一、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负责绿证相关管理工作

二、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组织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核发绿证。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负责绿证核发,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配合并提供技术支撑

三、各电网企业、电力交易机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项目业主),应积极配合做好绿证核发相关工作,并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做好项目建档立卡、账户注册、电量信息报送等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压实责任、形成合力,按照《通知》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推动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上述,与此前8月“绿证”顶层文件精神一致,也意味着,新增的绿证核发对象——分布式项目业主、今年投产的市场化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应尽快完善合规建档、电量报送操作

图:来自国家能源局
目前绿证交易数据如何?
9月19日,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周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在会上发布了国内首个绿证发展年度报告——《2022中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根据报告内容:
建档立卡是绿证核发前提——建档立卡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数据标准化、统一化的有效管理手段,也是绿证核发唯一、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的重要基础。为保障绿证核发工作有序开展,各发电企业或项目业主在参与绿证核发交易前,须及时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建档立卡系统完成项目信息填报确认工作。
绿证机制前后差别:

1. 核发范围变化:

顶层文件印发前

顶层文件印发后

陆上风电、集中式光伏

已建档立卡的全部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2. 采集数据变化

顶层文件印发前

顶层文件印发后

发电企业提供的电量及相关结算证明材料。

以电网企业、电力交易机构提供的数据为基础,与发电企业或项目业主提供数据相核对。

3. 绿证交易变化:

顶层文件印发前

顶层文件印发后

双边协商、挂牌交易

双边协商、挂牌交易、集中竞价

补贴项目绿证收益用于对冲中央财政补贴。

补贴项目中,属于国家保障性收购的,绿证收益等额抵充中央财政补贴或归国家所有;属于市场化交易的,绿证收益在中央财政补贴发放时等额扣减。

4. 绿证应用变化:

顶层文件印发前

顶层文件印发后

绿色电力消费

绿色电力消费、支撑绿电交易、衔接碳市场、推动绿证国际互认。

根据“报告”,2022年,国内绿证核发约2060万个,同比增长135%:

年份

全国累积绿证核发量(个)

2017

补贴绿证:1317

2018

补贴绿证:2452

2019

补贴绿证:2726

2020

补贴绿证:2783

2021

补贴绿证:2979;无补贴绿证:644

2022

补贴绿证:3526;无补贴绿证:2427

其中补贴绿证累积核发量排名前三分别是:河北、新疆、内蒙古,累积核发量占全国总核发量42%;无补贴绿证累积核发量排名前三分别是黑龙江、吉林、山东,累积核发量占全国总核发量49%。

而交易方面,截至2022年底,国内绿证累积交易1031万个,无补贴项目绿证交易量占比76%。其中,2022年年内绿证交易量969万个,同比增长15.8倍,创历史新高。

绿证购买较大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累积购买量约597个,约占国内累积交易量的60%。广东、江苏、上海、北京以绿证单独交易为主,均超过本省绿证总购买量的55%;宁夏、吉林、河北、山东、辽宁以绿电交易为主,所购绿电绿证均超过本省绿证总购买量的85%。

2022年,无补贴绿证交易均价约3.8分/千瓦时,绿电交易平均溢价约5分/千瓦时,企业型消费者中,制造业占比68%。

从数据上看,2022年,已经预示绿证市场的爆发。

此前,有业内人士同时指出,目前绿电交易尚存在需求未激发、绿电供给能力不足、绿电绿证协同、绿色电力碳市场衔接等问题;而本次核发工作的规范明确,既是绿电交易的前提,也将打开未来绿电交易的想象力。

 

来源:享能汇

 

创建时间:2023-10-09 08:49
< 返回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国家能源局通知:事关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工作